1992年陕西省将此井确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;
1992年经陕西省经贸委批准建设榆林炼油厂(原名榆林地区石油助剂厂),是陕西省“九五”重点技改项目。
1993年8月,榆林地区石油助剂厂筹建处正式挂牌,筹建。
1994年5月,在纪念毛泽东为延长石油厂厂长陈振夏题词“埋头苦干”50周年之际,国务院总理李鹏为延长油矿题词“埋头苦干、再立新功”。
1996年国务院将此井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1996年,延安炼油厂开发生产出了90号汽油,成为陕西省第一个生产高标号汽油的炼油厂。
1996年延安炼油厂又开发生产出了90号汽油,成为陕西省第一个生产高标号汽油的炼油厂。
经过多年的发展,现已形成实际生产能力常压450万吨/年、催化裂化160万吨/年、重整30万吨/年、柴油加氢40万吨/年、气分30万吨/年、液化气精制30万吨/年、芳烃抽提10万吨/年、聚丙烯10万吨/年、MTBE6万吨/年。
主要产品有柴油、汽油、煤油、聚丙烯、苯、甲苯、二甲苯、异丁基苯等。
1996年10月,15万吨/年常压蒸馏装置建成投产,1997年5月,7万吨/催化裂化装置建成投产。经过十多年的发展,现已形成原油一次加工150万吨/年常压装置;二次重油加工80万吨/年催化装置;以及150万吨/年汽油重整和20万吨/年柴油加氢的配套装置。
20世纪50年代,延长油矿在永坪油田、七里村油田开展了点式注水试验,1973年在青化砭油田进行了面积注水开发试验,1991年在子长油矿成立注水试验队,进行单井注水试验。1998年在川口采油厂进行先导性试验,经过几年研究和试验,确定了适合延长油田的注入水水质标准,完善了精细水质处理工艺,引进了污水处理与回注工艺,并简化了地面注水工艺流程,形成了适用于陕北特低渗油田的注水工艺流程。在加深对油藏认识和动态研究的基础上,积累了一定的特低渗油藏注水开发经验,使油层能量逐步升高,油井产量快速递减的趋势有所减缓,得到了一定的注水效果,随后全面推广。
1998年,中国石油工业开始大重组、大改革,为了顺应新形势,省委、省政府决定将原来属于延安市的延长油矿管理局、延炼实业集团公司和原来属于榆林地区的榆林炼油厂合并,组建为省政府直属的国有独资企业,为陕北石油持续、科学开发奠定了基础。
1999年2月4日,陕西省延长石油工业集团公司在延安挂牌运营。
延长油矿第一口水平井位于延安市川口乡编桥村南。
2000年11月11日开钻,11月30日完井。井深945米,垂深515.013米,水平位移514.65米,该井是由胜利石油管理局钻井公司负责钻井施工,中原油田勘探局钻井综合工程处固井公司负责固井施工,延长油矿管理局工程处压裂队负责压裂施工。延水平一井的顺利投产,使延长油矿获得了钻井、完井、射孔、压裂、管柱配置、测井等第一手资料。
版权所有:陕西延长石油(集团)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支持:陕西延长石油(集团)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数据信息中心 陕ICP备案:05015368号推荐使用1024*768分辨率浏览